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李爱国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潮落潮起

2015-12-04 09:27:40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李爱国
A-A+

  我的连环画创作主要得益于上大学时的老师,他们是许勇、顾莲塘、王义胜。课余,我常常去看他们作画,有大幅历史画,也有正在创作中的连环画。我非常羡慕的是没有我的同学幸运能有机会同他们一起合作,那样可以学到很多独到的东西。但从经常的耳濡目染中,我渐渐体会出了工笔画和连环画创作的规律。

  连环画《煤精尺》是缘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。我有着边画画边听收音机的习惯。1983年的一天。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一个广播剧的后半部分,我被之深深的打动了。不久,从朋友那里我得知了它是梁晓声老师写的《煤精尺》。此时,我已有过连环画《荷叶雷》(八十幅)的创作经历,但驾驭这种现实题材的能力尚不完备。当年我只是个二十五岁的青年,但强烈的创作欲促使我一定要尝试!在游泳学游泳,在创作中长见识。

  我没有采用通常先改编脚本,按顺序画的作法,而是寻找最能体现小说精华的画面。材料方面以卡片滚立德粉,以黑白光影的形式,努力追求生活的真实感和厚重的份量感。我最先完成的是几幅场景画面。以确立表现风格,积累控制画材的经验。从学画以来,我处理场景的能力一直强于人物。所以我的许多工笔画最先也是从场景入手的,如《小骑手》。这个能力主要是得益于我的场景素描。我曾深情的画过我家的房前、屋后、厅道,如今都变成了珍贵的记忆。

  我终于说服了王义胜老师与我合作此画,从十四岁我就开始跟他学画,是他最初使我走上了美术之路而影响了我的一生。王老师有极丰富的创作经验,他和许勇老师等合作的《白求恩在中国》已成连环画的经典之作。1983年岁末的数九寒天,我俩来到辽宁抚顺老虎台煤矿体验生活。以现代化大型煤矿作人物的背景展开。

  晚上,我们只能住在矿工宿舍一间缝洗被子的工作间,在昏暗的灯光下,我们整理白天在矿上的感受,选出最能代表矿山的情节画出小构图。细节不够,第二天再去矿上补充。从王老师那里,我学到了许多东西,如处理矿厂和矿工形象之间的微妙差异,处理女人公的美感,抓住井上的光明和井下的黑暗这一白一黑,一安祥一危险这一对比。我们一起下过井。井下出现的下井竖梯,大巷道,井下铁路调度站,趟着煤水的小巷子,被木头东倒西歪刚刚撑起的掌子面,必须爬着过去的传送带……,这些后来出现在我画面里的我们都亲身经历过。后来,我又下过两次矿井,其中,一次是我一人去的,因为我不想让陪我的矿宣传科的朋友为我冒着风险,他们都有着家庭。当我从掌子面往回走时走到叉路口我不敢再走了,如果走错就再也出不出了。庆幸的是我还理智,再原地不动。一直碰到了收工的工友才得以安全返回。至今回想起来,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虽然比不得五、六十年代的人纯朴,但总还有着一些为理念不怕困难、甘冒风险的精神。

  通过和矿工的接触,深切的感到他们的纯朴、乐观和挑战危险、克服困难的精神。矿工是在我遇到的工种里最艰苦、最危险的工作,而我们的现代文明正是建立在这个工种之上的。他们一天的工作,通常只靠下井前吃的一顿饭来支撑,活干完了,小跑式的奔向井口,因为危险随时会发生。风湿、肺因吸入大量粉末而变得硬化等成为职业病,成为健康的极大杀手。矿工是最应该获得社会的尊重、爱戴的人群!

  通常画中国画的人用线是长处,用调子就显得困难了。但画国画的用起调子会有种硬度感,它缘于对线的理解和运用,对灰调子作有节制的概括和把握。线的优势在结构和力度,调子的优势在真实和气氛,此二者一文一武,相得益彰。

  在井上着重表现矿工大食堂、浴室、洗煤厂、矿山机械、林立的高压管线、散热气口、矿区有轨电车、矿区宿舍等画面,使读者通过井上、井下画面的联接,组成完整的矿区画卷。

  在主要人物形象表现上,矿厂的原型是位憨厚的大个子矿工。经过处理较为满意。遗憾的是女主角的形象不够统一上。前期用的是沈阳歌舞团演员,形象较好,但由于当时许多构图还未确定,已拍的形象不够用,后又补用别人,因此形象方面有差异。

  画稿的完成前后历时半年多,开始时靠创作的热情支撑,到了中后期则多半凭着耐心和毅力。先用铅笔起稿,起一条幅画一条幅。用毛笔和墨刻化,从最黑的地方画起,遂遂包围亮部,再深入亮部。

  这期间,我由沈阳部队某部的干事转业到沈阳群众艺术馆,此时刚完成全部稿件的三分之二,剩下的部分艺术馆的马馆长给我完成此画以很大的支持,给予我许多宝贵的时间。副馆长、作家张克明老师主动为此画改编脚本,署名时却不写自己,而是署“明胜国”。即两位画的作者和他各取一个字。

  稿子完成后我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应有承认并出版,尽管我非常了解这套画的水准和程度,也深知存在的缺陷。但得到的多是指正和遗憾。有的甚至拿着在我看来并不精采的连环画来对比我的不足。在困境之中。正在中央美院连年系上课的许勇老师在一个炎热的上午,陪我来到《连环画报》编辑部。陈惠冠、童介眉两位老师看完说:“马上发,作为重点画稿。”并让我在两天内再完成一幅封面彩图。在中央美院的学生宿舍我赶出了封面。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狭小的宿舍里,我见到了仰慕的梁晓声老师,从他的谈话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。梁老师还同意为此画写篇短文。“是感谢,不仅仅是感谢,”被同期发表在1984年9月的《连环画报》上。

  1984年7月从北京回到沈阳不久。第六届全国美展收件开始,连环画展安排在上海。我把质量最好的画幅,约占总数的一半交给收件机关,并去沈阳最好的“生生照相馆”给这些画拍了大黑白底片的“标准照”保留。此画入选全国美展。但展出完我却再也见不到这部分画了,收件的同志回答说在上海丢失了!

  1985年的金秋,考入中央美院研究生的我,参加了首届《连环画报》在北京的发奖仪式,《煤精尺》得此殊荣!

  我非常感谢吉林美术出版社的鄂俊大老师几经周折找到我,仅凭着部分原稿和部分黑白底片(在外借中又丢了四幅画底片)出版此画!我非常感谢画此画时帮助过我的老师、工友和同学!

2007年9月8日于北京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李爱国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